牙周病怎么治疗?这份超全指南请收好
提到牙周病,很多人会觉得就是牙龈出血或口臭,没什么大不了。其实牙周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松动甚脱落的头号元凶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病那些事,告诉你如何识别、预防和治疗。
牙周病到底是什么?
我们的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固定大树的土壤。牙周病就是这片"土壤"出了问题。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龈发炎、刷牙出血,这个阶段叫牙龈炎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扩散,发展成牙周炎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后牙齿就会像失去水土的大树一样松动脱落。
牙周病的早期信号很容易被忽视: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口腔有异味、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色。等到出现牙齿松动、牙龈肿痛、牙齿移位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。
牙周病治疗要分几步走?
治疗牙周病就像修理受损的土壤,需要循序渐进。首先要做的口腔检查,医生会用牙周探针测量牙周袋的深度,必要时还会拍X光片查看牙槽骨的情况。
基础治疗是步,包括洁治和刮治。洁治就是俗称的洗牙,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。刮治则需要更的技术,用来清除牙龈下方、牙根深处的牙石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局部麻醉,确保治疗过程舒适。
对于的牙周炎,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。比如翻瓣术,把牙龈切开,清洁牙根面;或者是引导性骨再生术,帮助受损的牙槽骨重新生长。
日常维护是关键
治疗后的维护同样重要。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,推荐巴氏刷牙法,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轻轻震颤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三分钟。
牙线和牙缝刷必不可少。牙周病患者牙缝通常会变大,单靠刷牙很难清洁干净。建议每天使用牙线,并根据牙缝大小选择合适的牙缝刷。
定期复查不能少。牙周病是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管理。通常建议治疗后每隔三到六个月复查一次,进行的牙周维护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认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这其实是个误解。洗牙去除的是本就存在的牙石,牙石清除后,原本被填满的牙缝自然就暴露出来了。
还有人觉得牙龈出血就不敢刷牙,这也是错误的。牙龈出血往往是因为牙菌斑刺激导致的,越是不刷,牙菌斑堆积越多,出血反而会更。
孕期女性更要关注牙周健康。妊娠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口腔检查,对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。
预防胜过治疗
预防牙周病其实并不难。除了日常认真刷牙、使用牙线外,每年一到两次的洁牙很有必要。戒烟也很关键,吸烟会大大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和程度。
控制全身性疾病也能帮助预防牙周病。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发病率更高,且更难控制。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,对牙周健康大有益处。
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能保护牙周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,少吃黏性大的甜食,都能减少牙菌斑的形成。
牙周病是慢性进展的疾病,早发现、早治疗非常重要。如果发现牙龈出血、肿胀等问题,建议及时就医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进行检查,才能让我们的牙齿陪伴我们更长久。


